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动态 > 通知公告

视力保护色:
2024年度台州市哲社规划委托课题申报公告
发布日期: 2024-05-16 10:34 信息来源:学会与科研处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社科联、高校社科联,各有关单位,各社科学者: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台州的创新实践研究,更好地发挥社科理论界智力支持作用,为台州聚力“三条路径”、奋进“三高三新”贡献社科力量,中共台州市委办、市社科联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委托课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课题选题

2024年度台州市哲社规划委托课题具体选题或选题方向、研究内容及具体要求等详见附件1。申报委托课题,原则上不得自行更改选题、选题方向和内容,课题名称可自拟。

二、申报要求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体现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结合台州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数据充分,认证扎实,努力推出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二)本次公告面向在台或者市外熟知台州市情、具备在台开展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部门及研究机构,课题申报负责人需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且有相应研究成果。

(三)申报人应认真如实填写并递交《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表》(一式1份)。申报材料要求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经申报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汇总后,于2024年5月30日前寄送至市社科联学会与科研处,并将Word格式电子版文本发送至邮箱:tzsklxhc@163.com,逾期不予受理。

三、其他事项

(一)课题申报负责人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课题。如立项,则不能重复申报台州市内外其他同类课题项目。凡在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对其获批的课题予以撤题处理,取消其个人申报资格。

(二)台州市社科联将在申报期限截止后,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立项评审,择优确定课题研究承担人,并签订课题委托合同。

(三)请课题组于2024年8月31日前,提交课题研究成果初稿;2024年10月31日前,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提交不少于2万字的课题研究报告和3000-4000字左右的决策建议报告。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阮静潇、陈桥,联系电话:0576-88819524。

办公地址:台州市市府大道406号市总工会521室市社科联学会与科研处。

 

附件:1.2024年度台州市哲社规划委托课题申报选题指南

2.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表

3.2024年度台州市社科规划委托课题申报汇总表

 

 

 

    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5月16日

 


附件1

2024年度台州市哲社规划委托课题申报选题指南

题号

选题

(选题方向)

研究内容及具体要求

资助经费(万元)

课题

级别

成果

形式

完成

时间

1

台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略与路径研究

台州是浙江沿海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现代化港口城市,近几年来,台州经济的发展动能略显不足,急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改善融资环境、吸引创新人才和加强政策支持等,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研究台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略与路径,可以为党委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台州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也可以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3

规划

重点

决策建议报告+课题研究报告

2024年

10月底

2

普惠小微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特别是融资“两难困境”,分析改革创新的路径和对策,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将围绕台州市十余年的普惠金融改革路径,通过分析改革路径与台州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的内生动力机制,深刻阐释“小微金融好,民营经济更好”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时间、分领域、分区域、分类型,以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系统总结普惠小微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台州后续创建小微金改示范区创建提供理论素材和参考依据,为在全国推广“台州经验”提供理论依据和成功案例。

3

规划

重点

决策建议报告+课题研究报告

3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台州实践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如何在保护传承文化根脉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已成为各地区共同面临的课题。台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其在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文明融合方面的探索,对于丰富和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选题紧密结合了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通过系统分析和总结台州的文化传承创新案例,提炼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验模式,有助于推动台州市文化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和谐发展,为全国范围内类似地区的文化建设提供实践参考,也为理解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提供新的视角。

3

规划

重点

决策建议报告+课题研究报告

2024年

10月底

4

天台山文化和合思想研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展天台山文化研究以来,学界关于天台山文化总体属性的定位各不相同,也缺乏系统性论证。选题旨在从天台山和合文化的思想源头、天台山文化作为和合文化典型形态的社会根源、天台山道教的和合思想、天台山佛教的和合思想、天台山儒学的和合思想、天台山民俗呈现的和合思想,以及在当代台州建设中和合思想的创新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理顺这些和合思想的逻辑关系,构建起天台山和合文化思想体系,这将为天台山文化的定性和定位提供新的学理支撑,也将为和合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丰富准确的思想内容。

3

规划

重点

决策建议报告+课题研究报告

5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研究

台州有深厚的青年工作传统与底蕴。早在上世纪中期,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事迹就名扬全国,2022年台州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全市上下围绕“城市对青年更友好”和“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两大宗旨,陆续推出一系列具体方案、措施,大力推进各层次青年人才的“引、育、留、用”,取得了可喜的实绩与良好的反响。建议下阶段着重从“新市民融入”的角度总结、分析近年台州市试点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成果与经验,为台州最终建成“青年发展型城市”提供有实践价值的参考意见。

0.5

规划

一般

决策建议报告

2024年

10月底

6

加快推进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玉环与台湾地区通航通商历史悠久,大麦屿港目前是华东地区去台湾最近的海上通道,而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又是我省加强对台关系打造的重点平台,如何抢抓RCEP机遇,东引台资,打造我市高能级开放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作为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可以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激发区域经济增长活力;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增进两岸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和平发展。通过探索合作区的新模式,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新思路,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为解决目前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0.5

规划

一般

决策建议报告

7

城市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台州自上世纪90年代撤地建市以来,在打造“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大方向引领下,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市区一体化进程,城市能级在“二次城市化”中蝶变跃升。但快速发展的同时,台州在城市功能品质、精细化管理、中心城市首位度、辐射带动力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城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瓶颈。随着全国标准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多个城市都将城市品质提升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探索台州市提升城市品质提升的路径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0.5

规划

一般

决策建议报告

2024年

10月底

8

台州市技能型社会建设路径研究

技术工人是劳动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支高素养技术工人队伍,需要开拓性开展技能型社会建设。台州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全省前列,相关做法入选央视专题片。不管是《部省共建省域技能型社会合作协议》,还是《关于开展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都明确要求凝练台州经验,也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再突破。其中很重要的环节是如何从台州实践中凝练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动力机制和推进路径,围绕以人为本的共同富裕建设,在人力资本理论、职业(技工)教育发展理论上拓展新的知识体系,以便全面培育产业所需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构建新格局、激活新红利、塑造新优势,支持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

0.5

规划

一般

决策建议报告

9

人文资源赋能台州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人文价值取向。人文经济将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相融合,主张让经济融入人文、让人文浸润经济,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台州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何充分利用人文资源促进台州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台州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课题基于文献梳理,首先理清人文资源促进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挖掘台州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文遗产、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等人文资源,在摸清台州人文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台州人文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各地区利用人文资源赋能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最后设计出人文资源赋能台州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实现路径。

0.5

规划

一般

决策建议报告

2024年

10月底

10

科技型企业家成长规律及培育对策的研究

近年来,台州通过“500精英计划”等多项重大人才工程,引入并培育了一大批“学历高、技术创新意识好、研发能力强、市场意识强”的专家型创业人才。同时台州本地传统优势产业及支柱型企业通过自身发展,也培育出一批具有产业技术专业水平的经营人才。他们汇集起来,称为一个新群体——科技型企业家队伍。这一特殊群体,具有培养周期长、成材率低、自主流动性高等特点。为了更好促进该群体发展与壮大,形成规模化且良性互动的集聚效应,必须深刻认识其成长的内在规律,准确识别影响其主要决策的关键因素,全方位了解其成长所需环境以及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0.5

规划

一般

决策建议报告

台哲社办【2024】7号-2024年度台州市哲社规划委托课题申报公告.doc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0